水質在線溶解固體TDS分析儀是監測水中溶解性物質(如無機鹽、有機物)總量的關鍵設備,廣泛應用于飲用水處理、工業循環水、環保排污監測等領域。其測量結果直接影響水質安全評估與工藝控制,采購時需避開常見“陷阱”,掌握核心技巧。
一、明確需求:參數匹配是基礎
采購前需明確應用場景的具體要求:
•測量范圍:飲用水TDS通常為50-500mg/L,工業鍋爐水可能高達1000-5000mg/L,海水則超過35000mg/L。若選擇量程過小(如0-1000mg/L)監測海水,會導致傳感器飽和;量程過大(如0-200000mg/L)監測純凈水則精度不足。
•精度與分辨率:常規監測要求精度±5%FS(滿量程),高精度場景(如實驗室或水處理)需±1%FS,分辨率建議0.1mg/L(低濃度)或1mg/L(高濃度)。
•輸出信號:工業系統通常需要4-20mA電流信號或Modbus RTU協議對接PLC,實驗室可能僅需RS232/USB數據傳輸。

二、技術原理:選擇適合的檢測方式
TDS分析儀主要分為電極法與光學法:
•電極法(電導率換算):通過測量水的電導率(EC),再根據公式TDS=K×EC(K為轉換系數,通常0.5-1.0,取決于水質成分)計算TDS值。優點是響應快(≤10秒)、成本低,但易受水中離子種類(如Na?與Ca²?對電導率的貢獻不同)影響,需定期校準(建議每周一次)。
•光學法(濁度補償):通過測量水中顆粒對光的散射間接估算TDS,適用于含高懸浮物的水樣(如污水),但精度較低(±10%FS),且需頻繁清潔光學窗口。
三、避坑要點:細節決定成敗
•校準便利性:優先選擇支持自動校準(內置標準溶液或通過按鍵一鍵校準)的型號,避免手動調節帶來的誤差;部分型號支持“干標定”(無需標準液,通過算法補償漂移)。
•維護成本:電極法需定期更換電極(通常每6-12個月,取決于水質污染程度),光學法需清潔透鏡(每周),采購時需詢問耗材價格(如電極單價、清潔液成本)。
•環境適應性:若安裝于戶外或潮濕環境,需選擇IP65及以上防護等級(防塵防水)的設備;高溫環境(>50℃)需確認傳感器耐溫范圍(通常≤80℃),避免高溫導致電子元件失效。
•品牌與售后:優先選擇市場口碑好的品牌(如哈希、梅特勒-托利多),確認廠家提供安裝指導、定期校準服務及24小時技術支持(避免故障時維修周期過長)。
四、實戰技巧:試用與合同條款
采購前可要求廠家提供樣機試用(測試實際水樣的測量穩定性與響應速度),合同中需明確“測量誤差超過標定值±10%可退換貨”“校準周期內免費提供耗材”等條款,避免后期糾紛。
掌握這些避坑技巧,能幫助用戶選擇到高性價比、低維護成本的水質在線溶解固體TDS分析儀,為水質安全監測提供可靠保障。